歷史沿革
秦以前,鶴山地屬百越,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平定南越,在嶺南設定桂林、象、南海3郡,鶴山地屬南海郡。
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南海郡劃分為番禺、四會、博羅、中宿、龍川、揭陽6縣,今鶴山地屬哪縣?道光《鶴山縣誌》稱“鶴山兩漢為四會縣地”,此說源於康熙《新會縣誌》引《元和郡圖志》,因鶴山置縣前大部分屬新會縣,故沿用此說。但北宋《輿地廣記》稱“新會縣,漢番禺地”,據此,鶴山亦當屬番禺了。
三國吳國黃武元年(222年),在今新會縣境立平夷縣,今鶴山地屬平夷縣,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平夷改稱新夷縣,屬廣州郡。南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立新會郡,轄6縣,今鶴山地分屬封平、盆允兩縣。
宋、齊、梁、陳沿舊不變。
隋,屬新會、義寧兩縣,隸於南海郡。唐,改隸於廣州。五代、南漢隸於興王府。宋屬新會、新興兩縣,隸屬廣州及新州。
元沿前制,明隸屬廣州府及肇慶府。
清順治六年(1649年)至建縣前,鶴山分屬新會、開平兩縣。
雍正十年(1732年)從新會劃出古勞、新化、遵名三個都及開平的雙橋都全部,古博都的部分地方,新置鶴山縣,在今之大官田築城為治所。因城北有小山形如鶴,縣以山名,稱鶴山縣,治所稱鶴城,隸屬於肇慶府。自後,縣境不變。
民國成立,廢府、州、廳,設道。民國2年(1913年)縣城遷至沙坪。
民國3年,鶴山縣屬粵海道。
民國9年(1920年),廢道制,鶴山縣屬廣東省中區委員公署。
民國17年(1928年)屬中區善後委員會。
民國18年(1929年)屬西北綏靖公署。
民國25年(1936年)屬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民國34年(1945年)屬西江南路行署。
民國35年(1946年)至新中國成立前,直屬省政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鶴山縣隸屬粵中專區。1952年5月與高明合署辦公,至1954年兩縣恢復建制。1956年,鶴山縣隸屬佛山專區。
1958年11月16日,鶴山縣與高明縣合併,稱高鶴縣,仍屬佛山專區。1959年改隸江門專區,1961年10月改隸肇慶專區。1963年6月,又劃歸佛山專區。
1981年12月16日,恢復鶴山、高明兩縣建制,鶴山隸屬佛山地區。
1983年6月1日,試行以市帶縣,鶴山縣隸屬江門市。
1993年撤縣建縣級市。
行政區劃
2011年,廣東省民政廳《關於同意鶴山市調整部分鎮級行政區劃的批覆》(粵民區[2011]9號):經省政府同意,鶴山市撤銷雲鄉鎮,將其行政區域併入址山鎮。調整後,鶴山市轄1個街道、9個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鶴山市位於廣東省的中南部,地跨東經112º28’- 113º2’,北緯22º28’- 22º051’。處西江下游右岸,珠江三角洲西南部。全縣總面積為1108.3平方公里,東西最寬約58.7公里,南北相距約42.3公里。北鄰高明,西北接新興縣,東南毗連新會縣,西南接開平,東北與南海縣隔西江相望。
地質地形
•地質
鶴山地表顯露地層有寒武系八村群、泥盆系、侏羅系、白堊系、下第三系、第四系等,其中以八村群分布最廣。
市境內侵入岩分布廣泛,占全市面積的一半以上,侵入岩的種類屬酸性花崗岩。地質構造屬華南褶皺系粵中拗陷,有亞婆髻背斜、白水坑復背斜、茶山單斜、大崑崙單斜、那水向斜。
斷裂有恩平-新豐深斷裂帶、西江大斷裂,其中恩平-新豐深斷裂帶在市內自南而北縱貫全境,為境內最重要的區域性斷裂。
•地形
鶴山地形東西寬,南北狹長,中部山峰綿亘,丘陵起伏,地勢自西略向東傾斜東部低平,北最低。最低大埠圍,海拔僅1米。丘陵主要分布在市境東北、中南部,面積達1003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的90.5%。海拔500米以上山地23.3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2.1%,其中皂幕山主峰亞婆髻海拔807.5米,為全市最高山峰。沖積平原面積為82平方公里,占全市總面積的7.42%,主要分布在古勞、沙坪。
•山脈
大雁山:位於粵中交通要道,距離廣州60公里,近鄰鶴山港,旁依廣湛公路,佛開高速公路。大雁山面臨西江,因其山形似大雁而得名,總面積300公頃,主峰海拔310米,與南海西樵山互稱“姐妹山”。山勢雄偉,峰巒起伏,從山峰至峰頂,有雁山門、半山閣、獅子峰、雁山平湖、日月峰、陸佑亭、狀元坊、貴人峰等。
崑崙山:鶴山市中部山峰。南距鶴城鎮區3千米。大峰稱崑山,小峰稱侖山,合稱崑崙山。海拔604米,面積1866.7公頃。由砂頁岩、紫紅色砂頁岩與花崗岩構成。三寶坑(土名)山澗中有七瓮井等名勝。山間多自然叢生松木,有林地約1267公頃,植被覆蓋率達70%。土特產有礪石及山坑螺。龍(口)鶴(城)公路經山東側;有簡易公路直達七瓮井。
雲宿山:鶴山市西部山峰。位於雙合鎮泗合村東。海拔637.2米。面積約48平方千米。東與皂幕山對峙,西北與高明市老香山相望。山體由花崗岩構成。山頂四周巨石壘垣如城,內有石佛,佛前石塊面積近10平方米,平正如棋盤,蔚為壯觀。西有仙人嶺,絕頂四顧,開平、恩平、新會、新興、高明及崖海盡收眼底,稱為“雲宿大觀”,為鶴山舊八景之一。土壤為赤紅壤、紅壤。1949年以來,連年在此造林綠化,辦有虎房林場。1968年用飛機直播造林,已成林2034公頃,森林覆蓋率達60%,以松、杉為主。山中有鷺鷲、鷓鴣、毛鷹等多種鳥類和黃猄、果子狸、山豬等野生動物。
茶山:鶴山市東北部山嶺。分內茶山與外茶山(內茶山為高明市轄),為鶴山、高明、南海3市的界山。因盛長茶樹得名。主峰高凹頂,海拔546米,向西伸延至高明市鹿美塘,向東達西江邊上石岩頭(土名),東西長10千米。由砂頁岩構成。土壤為赤紅壤。蘊藏褐鐵礦及鉛礦、銀礦。山腰有道坪等4個自然村與白水坑水庫。水庫開闢為仙鶴湖渡假山莊。有松林1067公頃與茶園134公頃,植被覆蓋率達85%以上。
大城山:鶴山市山脈。在雅瑤鎮昆東村東,山脈面積268公頃,海拔206米,主要由9個山峰組成。大城山物種豐富,自然生長的樹種有水蜜桃、荷木、馬尾松;人工種植有濕地松、大葉相思、馬占相思等樹種。野生動物黑烏燕、毛雞、山禾雀等。山上有一泉眼,泉水甘甜,在民國35年(1946年),當時的縣長謝鶴年提名“香泉”,並立碑於此。現修建了步級由山腳直達香泉,並興建了4個亭,逐步將其建為旅遊區。
水文特徵
鶴山緊靠西江,境內河流眾多,主要河流有西江幹流、沙坪河、雅瑤河、宅梧河、址山河等8條,總長200.8公里,流域面積1003.28平方公里,除沙坪河屬西江交流外,其餘均屬潭江水系。全市徑流總量為10.17億立方米(不含西江幹流)。
氣候特徵
鶴山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北緯22.29度~22.52度,東經112.28度~113.25度),屬南亞熱帶季風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全年溫和濕潤,境內具有海洋氣候特徵,溫、光、熱、雨量充足,四季宜種。年平均日照1789時,年日照率達40.1%日照時數,帶來太陽輻射熱量大,年平均輻射量104.08千卡/厘米。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22.6℃,年平均降雨量l700公厘左右,夏秋多颱風暴雨,無霜期為365天,冬春有冷空氣侵襲和偶有奇寒,無霜期長 。
自然資源
鶴山已發現的礦產資源有鐵、鉛、鋅、稀土、磷、硫鐵礦、鉀長石、飾面石材等8種。經查明的,有大量的稀土礦、花崗岩、礦泉水、泥炭土和少量的褐鐵礦、鋅礦、金礦。
鶴山市境內有野生動物100多種,植物900餘種,其中,樹種有300種、中草藥60多種。
人口
據2000年鶴山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共有30個民族,漢族人口為398016人,占總人口數的98.09%;少數民族人口為7763人,占總人口數的1.91%。在少數民族中,壯族人口數最多,占少數民族的54.42%。有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13年10月,鶴山市戶籍人口36萬,常住人口42萬,其中外來人口占四分之一 ,人口密度為320人/平方公里。
2016年末常住人口50.53萬人,城鎮人口比重61.01%,城鎮人口30.83萬人。
交通
鶴山市公路總里程達1000公里,每平方公里密度80公里,居全國前列。鶴山擁有國家一類口岸鶴山港,每天有高速豪華客輪往返鶴山與香港之間(香港中港城碼頭開)。鶴山市內多條線路輻射市區。另外,從鶴山汽車總站坐車,可直達重慶、梧州、廣州、深圳、珠海、東莞、惠州、虎門、梅州、番禺、肇慶、佛山、江門、水口等城市。
至2010年底,全市公路通車裡程1215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112公里,有大、中、小公路橋樑159座4806.9千米。全市有四級以上公路83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0.6公里,一級公路138.1公里,二級公路148.3公里,三級公路92.3公里。
公路建設和改造
2009年,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完成1.38億元。新建、改建公路94.9公里,其中一級公路3.3公里,二級公路10.9公里,三級6公里,四級74.5公里。2010年,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完成1.78億元。新建、改建公路102.5公里,其中一級公路11.1公里,二級公路11.5公里,三級公里1.8公里,四級公路78.1公里。
國家、省、江門市重點工程項目
江肇高速公路鶴山段、佛開高速公路鶴山段、廣珠鐵路鶴山段完成征地拆遷工作,交付施工單位使用。江肇高速公路2010年12月31日建成通車。
經濟
2014年鶴山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30.76億元,增長6.9%,增速在江門地區排名第4;三次產業比例為三產比7.3:55:37.7。分行業看,第一產業增長3.9%,第二產業增長9.6%,第三產業增長3.2%,其中工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77.2%,是拉動GDP增長的主要動力。
2017年,鶴山市躋身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位列第46位。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18.94億元,同比增長8.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62957元,同比增長8.2%。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67.36億元,同比增長6.4%。農業總產值42.33億元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7.39億元,同比增長11.6%。鎮(街)財政收入16.11億元,同比增長17.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12.15億元,同比增長16.5%。進出口總值160.4億元,同比增長6.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8.28億元,增長10.2%。旅遊總收入49.017億元,旅遊接待人數597.66萬人次,同比增長15.66%。
綜述
建國前,鶴山基本上是一個單一農業經濟縣,商品經濟不發達,境內交通不便,工業是家庭作坊式的小手工業,商業基本屬內向經營型。自然、地域培育了紅煙、茶葉這些鶴山著名特產,一業興,百業旺,煙、茶種植促進了煙、茶收購、加工、運銷業的發展,並逐步發展成為鶴山的支柱產業。據民國24年(1935年)《鶴山煙茶產銷狀況調查報告》(廣東省農林局)記載,在鶴山茶鼎盛時期的清道光年間,全縣茶園面積達8萬畝,年出口茶葉6萬擔,幾占全省輸出總量的八九成。紅煙在清末民初時,每年出口值逾百萬金(白銀),銷往廣州約40萬元(毫銀)。抗日戰爭爆發後,鶴山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戰前萌芽的一點近代工業也於戰亂中被扼殺。但華南失陷,鶴山沒有成為敵占區,敵我邊緣地帶的獨特地理位置,使鶴山成了西南腹地與敵占區之間的交通孔道。廣州、中山、順德等地一些政府機關、金融機構、學校遷入縣境,國民政府機關、官員和四方商賈匯集於沙坪發國難財。沙坪一帶成了戰時貨物中轉站,一時間,酒樓、食肆、運館應運而生,僅沙坪,商鋪就增至1000餘家,地攤數千,在商業上出現了短暫的“興旺”。戰後,商業上這種畸形的“繁榮”便迅速衰退。到1949年,全縣工商戶減至1300戶,從業人員3000人,僅及戰前一半。工農業生產雖有過短暫的恢復,後又因國民政府忙於發動內戰,人民得不到休養生息,通貨膨脹,物價飛漲,工商企業倒閉,農業失收,社會經濟幾陷崩潰。1949年,全縣工農業總產值3622萬元(1980年不變價),人均112元,其中工業產值僅574萬元,占總產值不足16%,人均國民收入只100餘元。
新中國成立後,改革了生產關係,開展了大規模經濟建設,1950 - 1985年35年間,儘管經歷了曲折,出現過失誤,全縣經濟仍取得長足的發展。其發展過程,大體可分為4個時期。
1.經濟恢復和“一五”時期(1950 - 1957)。建國後,經3年的國民經濟恢復期,全縣完成了土地改革,逐步建立起國營經濟,實現財政統一,解決了遺留的通貨膨脹問題,穩定了金融、物價,國民經濟迅速恢復、發展。1953年開始執行第一個五年計畫,展開大規模的經濟建設。5年間全縣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建立起以全民所有制為主體的社會主義經濟。1957年工農業總產值5531萬元(1980年不變價,下同),比1949年增長52.7%,“一五”時期平均每年遞增8.8%,其中工業產值占總產值的20%,比1949年提高近5個百分點,社會商品零售總額2130萬元,比1949年增加1.2倍。
2.“大躍進”和國民經濟調整時期(1958 - 1965)。1958年貫徹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掀起“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高潮,大搞農田基本建設,興建了一批水利骨幹工程,為農業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全民辦工業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鶴山縣地方工業建設。1960年工業產值比1957年翻了2翻。但由於不斷的“反右傾”,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共產風”和平均主義再度泛濫。據省有關部門在高鶴等12個縣調查統計,各級刮“共產風”的現金及實物折款,每個社平均66萬元,每戶平均72元,每人平均18.8元。“共產風”動搖了以隊為基礎的三級所有制,動搖了等價交換、按勞分配的原則,搞亂了一系列經濟政策,使經濟工作出現了一系列失誤。如1958年,全縣掀起的全民大煉鋼鐵高潮、大兵團深翻改土和大辦工業等,投入了巨大的人力,消耗了巨大的財力,造成了巨大的浪費,嚴重挫傷了民眾積極性,給縣經濟建設造成嚴重的惡果,出現了後來三年經濟困難。1961年起貫徹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落實農村各項經濟政策,農村體制下放,實行“三級所有制、隊為基礎”,以生產隊為基本核算單位,工業恢復計畫管理,實行按勞分配,恢復農村集市貿易,搞好市場購銷。經過3年調整,工農業生產取得了協調發展。1965年,工農業總產值7656萬元,比1957年增長38.4%。其中工業產值比1957年增長101%;糧食總產達9.11萬噸,比1957年增加34.2%;財政收入1377萬元,比1957年增長6倍;社會商品零售總額3261萬元,比1957年增加53%。
3.“文化大革命”時期(1966 - 1977)。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在全國全面展開,強調以“階級鬥爭為綱”,忽視經濟建設。學生“停課鬧革命”、工人“停產鬧革命”,領導機構癱瘓,工業生產一度受到衝擊,出現連續4年下降,1970年比1966年下降3%。在農村,由於廣大農民和農村幹部對“左”傾思想抵制,堅守生產崗位,加之調整時期為發展農業生產打下較好基礎,全縣農業生產仍能保持增長。1970年農業產值比1966年增長25.8%。“四五”時期,經濟管理機構相繼恢復、健全,工農業生產緩慢恢復、回升。1977年工農業生產總值1.44億元,比1970年增長42%。其中工業生產值5656萬元,農業產值8720萬元,分別比1970年增長82.2%和24.3%,社會商品零售總額7064萬元,比1970年增長48.7%。
建國後至1978年近30年間,全縣經濟雖有一定發展,但由於長期以來受到“左”的思想影響,政策、體制多變,加之經濟底子薄,經濟發展仍相當緩慢,工農業總產值年平遞增5.1%。工業仍跳不出“五小”工業(小農機、小紡織、小化工、小水電、小五金)圈子,農業一直未能擺脫自給半自給的自然經濟困境,農村生產率低,農產品商品率低,農民收入低,1978年社會生產總值1.52億元,人均國民收入406元。
4.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新時期(1978 - 1985)。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後,隨即在全縣開展撥亂反正,落實幹部政策、知識分子政策、僑務政策、平反冤假錯案工作。1978年開展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又開展批判“兩個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的錯誤思想,解決了部分幹部思想僵化、半僵化的問題。把被“四人幫”顛倒、歪曲、篡改了的方針、政策、理論糾正過來,恢復、發揚了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和民眾路線的工作作風,實現了工作重點的轉變。在經濟工作中實行“對外開放,對內搞活”的方針,全面推行經濟體制改革。
2016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287.04億元,增長8.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2.21億元,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149.61億元,增長7.1%;第三產業增加值115.22億元,增長10.8%。三大產業的比例是7.74:52.12:40.14。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6969元,增長7.8%。全社會用電量為32.72億千瓦時,增長7.7%,其中城鎮居民用電18162萬千瓦時,增長8.6%,農村居民用電18324萬千瓦時,增長7.0%。
第一產業
鶴山市氣候宜人,土地肥沃,耕作條件優越,歷來是廣東省商品糧基地。鶴山市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大力發展"三高"農業,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使傳統農業向商品化、基地化、現代化方向發展。初步建成優質糧、蔬菜、西瓜、粉葛、水果、生豬、三鳥、水產、花卉苗木、木薯十大農產品基地。
建國前由於受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縛,水利設施落後,加上境內交通不便,農業長期處於封閉式的自供自給的小農經濟中,農業生產水平低下,歷史上就是一個缺糧縣。水稻、紅煙、茶和桑仔為本縣傳統大宗農產品,1949年糧食總產44716噸,農業總產值1567萬元(當年價),農民人均產值僅92元。
建國後,變革生產關係,大力興修水利,推行科學種田,發展農業機械,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不斷發展,傳統的以糧為一的單一農業逐步向多元的開發性農業發展。1985年,農業總產值9905萬元(1980年不變價),農民人均產值374.5元,按可比價比1949年分別增加2.5倍和3.1倍。農村經濟總收入1.9億餘元,農村人均收入484元,分別比1978年增加3.25倍和2.67倍。
2010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產值224686 萬元,比上年增長(可比價)4.70 %。其中,農業產值81361萬元,比上年增長4.20 %,林業產值9723萬元,比上年增長43.00 %,牧業產值96051萬元,比上年增長3.60 %,漁業產值34911萬元,比上年增長1.70%,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640萬元,比上年增長1.10%。
“十一五”落實各項強農惠農資金9962萬元。種養產值比重由2005年的56︰44調整為36︰64,獲得“生豬調出大縣”稱號。“十一五”期間,共改造低產農田1.7萬畝,低產魚塘6060畝。新增省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1家、江門市級6家,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25家,農業產業化組織共帶動農戶1.97萬戶,戶均增收7602元。新增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認定企業23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20個,綠色食品認證2個。編制完成了《鶴山市現代農業總體規劃》、《雙合現代農業示範園總體規劃》。完成了一批省城鄉水利防災減災工程和省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沙坪聯圍泵站更新改造工程順利推進。
第一產業
鶴山的工業,在建國前僅有一些以農副產品加工和修理業為主的小手工業,產品以茶葉、菸絲、醬油、工藝獅頭等較為著名。民國12年(1923年)出現了印刷、土法造紙等行業。民國14年,沙坪興辦光明電燈公司,協隆米機,開始了鶴山近代工業。但自30年代起,連年戰亂,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工業發展緩慢。到1949年,全縣僅有54家規模小、設備簡陋、生產水平低的輕工業和手工業小廠(場),職工770人,全年工業總產值僅有771萬元(按1980年不變價,下同),占當年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的21.3%,主要產品是一些鐵木農具、家具、竹器製品、菸絲、茶葉、醬油、面豉等手工業產品。
建國後,人民政府積極發展地方工業。1953年國家實施第一個五年計畫,開始有計畫地進行社會主義工業建設。1956年完成對私營工商業改造,全縣24個私營工業企業轉為公私合營,660個手工業個體勞動者先後組成48個生產合作社(組)。這一時期,全縣興辦起棉織、制磚、印刷、農機、菸絲、木器加工等13家地方國營工業企業。1958年貫徹“全民辦工業”方針,縣地方工業有了較大的發展,但自後20年間,受“左”的路線干擾,工業發展曲折、緩慢,到1978年,全縣工業企業共有138家,職工人數5470人,全年工業總產值5810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42.6%,20年間,平均每年僅增長5%。
改革開放,給鶴山工業帶來新的轉機。貫徹“依靠科技,實行工業興縣”方針,調整工業結構,加大投資力度,大力發展以紡織業為主的現代工業。1980 -1985年,全縣獨立核算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462萬元,是過去30年總投資的1.36倍。到1984年共引進價值696萬美元的先進設備和先進技術,推動了工業技術進步,加速了產品更新換代,為全縣工業發展打下了較為堅實的基礎,已實現了由傳統手工業向機械化、半機械化生產的現代工業的轉變。全縣工業初具規模,擁有紡織、服裝、建材、五金、造紙、磷肥、化工、水泥、掛車、機械、電子、電機、燈飾、菸絲、塑膠、印刷、製鞋、釀酒、食品等門類較齊全的工業體系,工業企業2300家,職工1萬多人。主要工業產品50多種,名優產品30多個。其中國優產品1個,省優產品8個,棉布、毛巾、羊毛衫、毛毯、服裝等7個產品被列為省優等出口產品。工業出口產品占全縣出口量的82%。1985年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22578萬元,占當年工農業總產值的69.5%,比1949年增加38倍。其中紡織工業總產值超過1億元,占當年工業總產值的49.8%。“六·五”期間,工業每年平均以25%速度增長,高於全省的15.5%,1985年實現利稅3364萬元,為同期投資總額的129%,比1980年增長2.1倍,出口創匯折合人民幣452萬元。
2009年規模以上工業產值保持較高增長速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66.59億元,增長15.1%。增幅居江門四市三區首位。規模以上工業產值315.31億元,同比增長26.6%;其中:輕工業產值178.46億元,增長14.8%;重工業產值136.85億元,增長19.1%。按經濟類型分,國有企業0.91億元,增長6.5%;股份制企業125.88億元,增長21.7%;外商及港澳台企業產值179.31億元,增長12.6%,其他經濟類型9.2億元,增長32.2%。工業銷售產值293.79億元,增長10.5%%,工業產銷率為93.18%,下降1.91%。我市規模以上重大行業中,紡織業完成產值19.32億元,下降0.28%;金屬製品業完成產值39.82億元,增長9.2%%,占總產值比重為12.63%;電氣機械與器材製造業完成產值37.47億元,增長15.9%;印刷業完成產值28.67億元,增長12.5%;皮具及其製品完成產值22.47億元,增長13.9%;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產值11.24億元,增長46.7%,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產值37.79億元,增長30.2%,占總產值比重為12%;規模以上產值增幅超過25%的鎮有雙合、鶴城、桃源、龍口四個鎮。年產值超過1億元以上,而且增長速度超過30%企業有21家。億元產值的工業企業67家,比上年增加4家。全市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96家,淨增加58家。工業用電量達到14.76億千瓦時,增長2.7%。
2009年末全市私營企業2514戶,註冊資金38.77億元,分別增長9.1%和25.6%;個體工商戶16606戶,註冊資金4.05億元,分別微降0.5%和增長9.6%。全市民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35家,產值132.49億元,增長26.6%,增加值25.66億元,增長24%。全年新上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10家,產值2.94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8.78%。 2009年實際利用外資1.77億美元,增長15.4%。新批企業數11間,增資企業數18間。契約利用外資金額0.25億美元,下降89.3%。
美雅集團公司成為世界最大的毛毯生產企業,銀雨燈飾有限公司為世界較大的燈飾生產企業,雅圖仕印刷有限公司是中國最大印刷企業之一。美雅拉舍爾毛毯、華山泉礦泉水、比力奇電熱水器、鶴山電機、明可達檯燈、東古醬油、勝利廚具及鞋類、燈飾、制傘、時裝等一大批優質產品飲譽中外市場,近200個產品榮獲省以上名優新產品稱號。
2009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66.59億元,增長15.1%,增幅居江門四市三區首位。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15.31億元,增長16.6%。主導產業穩步發展,工業生產值超億元企業共67家,比上年增加4家。經濟結構進一步最佳化。三次產業比例演進為8.2:56.1:35.7。內外源經濟協調發展。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民營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32.49億元,增長26.6%。 全年資質等級以上建築企業21個,實現建築業增加值2.73億元,增長13.1%。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48.58萬平方米,增長9.5%。房屋竣工面積91.92萬平方米,下降2.1%。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平穩增長,房地產投資大幅增長,09年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8.34億元,增長20.3%。按投資結構分,其中基本建設投資20.52億元,增長2.65倍,更新改造投資15.05億元,增長12%;其他投資10.82億元,下降21.3%,房地產投資21.94億元,下降8.7%。
按產業分,第一產業投資0.13億元, 下降52.3%;第二產業投資22.32億元, 下降6.2%;,第三產業投資45.89億元,增長40%%。
全年完成房地產投資21.94億元,下降8.7%。商品房施工面積190.2萬平方米,增長35.9%,商品房竣工面積58.42萬平方米,增長1.28倍,商品房銷售面積79.03萬平方米,增長96.2%%,商品房銷售額35.58億元,增長1.3倍,商品房空置面積5.7萬平方米,增長18.75%。
第三產業
第三產業成為鶴山發展的新亮點。通訊、電子、汽車、住房等高檔、大額商品銷售暢旺,新的消費熱點加快形成。交通運輸、旅遊等產業發展勢頭良好,金融證券、保險、信息、中介、社區服務等新興行業發展迅速。
2009年,全市第三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37.3%。消費市場需求暢旺,批發零售業和住宿餐飲業實現增加值22.6億元,直接拉動GDP增長2.1個百分點。房地產業完成投資21.94億元。商品房銷售面積79萬平方米,增長96.2%,商品房銷售金額35.58億元,增長1.3倍。啟動市現代物流中心建設,完成《鶴山物流園鐵路貨場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開展廣珠鐵路鶴山站場擴大的申報工作。
2010年房地產、金融、旅遊、物流等現代服務業繼續發展壯大。2010年服務業增加值達58.12億元,五年年均增長10.7%。房地產業成為服務業的重要支撐,“十一五”時期全市房地產固定資產投資83.58億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27.5%,商品房銷售面積238萬平方米,銷售金額113億元。金融運行平穩,對經濟成長支持力度加大,2010年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達114.41億元,比2005年增長2.6倍。郵政儲蓄銀行鶴山支行、交通銀行鶴山支行、國民小額貸款公司開業營運,保險證券機構大幅增加,獲“廣東省金融穩定獎”。2010年旅遊總收入13.59億元,比“十五”期末增長1.63倍。市現代物流中心成功納入省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重點工程和省現代產業500強項目,被認定為省現代服務業集聚區。
社會
城市建設
2009-2010年,鶴山市完成大林路、新環路路面一期改造工程及桂北村垃圾收集點改造工程建設;完善鶴山公園綠化、景點及配套設施建設;完成市國防大廈、“鶴山十里方圓”二期工程建設,啟動市婦幼保健院、市供電調度綜合大樓、鶴山市實驗中學、沙坪中學(新校區)、鶴山碧桂園“大潤發”大型綜合商場等工程建設項目;全面實施“三舊”改造工程,開展綠道建設和村莊整治工作,推進建設嶺南特色宜居城市。至2010年底,城區公共綠地面積749公頃,園林綠地面積703公頃,城區綠化覆蓋面積730公頃,城區人均公共綠地14.68平方米。不斷加大市容環境衛生整治力度,實現上門收集垃圾31263戶,日均清運生活垃圾328噸;鶴城鎮、址山鎮、龍口鎮、 雅瑤鎮、古勞鎮、桃源鎮生活污水處理廠建成投入使用。2010年供水乾管總長850公里,售水量3312.56萬噸,城區飲用水普及率100%,使用液化石油氣普及率98%。
城鎮建設
鶴山市分為北、南、西三個經濟組團。北部組團以城區為中心,古勞、龍口、桃源、雅瑤四鎮協調分工、共同發展。南部組團以共和-址山鎮為中心,西部組團以宅梧鎮為中心,分別帶動周邊城鎮發展。其中,址山鎮和共和鎮是廣東省中心鎮。
村鎮建設。2009年-2010年,鶴山市重新修訂《鶴山市村鎮建設工程分級管理暫行規定》,繼續抓好新農村建設,完成行政村垃圾池建設132個,完成56條行政村的村莊整治規劃編制。完成鎮級工程辦理“兩證一書”379項。
農村新建住宅。2009年,農村新建住宅857戶,占全市農戶的1.46%,新建住宅面積10.1萬平方米,農村人均居住面積30.27平方米。2010年,農村新建住宅1055戶,占全市農戶的1.68%,新建住宅面積10.93萬平方米,農村人均居住面積29.67平方米。
為應對鶴山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提速,鶴山市政府提出並就此展開“東移、北拓、南進”的城市發展戰略以及“一廊兩軸四心五區”的城市空間結構布局。“東移”指城市中心向東部推移,在鶴山大道與文華路交匯處一帶形成新的城市中心區,沿鶴山大道發展軸及文華路發展軸,形成集行政辦公、文化活動、娛樂休閒功能於一體的最適宜居住的多功能生態新城區。
有鶴山市人民醫院、鶴山市中醫院、鶴山市婦幼保健醫院等醫療單位,有鶴山最大的購物中心大潤發、新建成的鶴山廣場大型購物中心、人人樂、百貨大廈、華潤萬家、新天地商業廣場、華客隆購物廣場、順客隆購物廣場、新世紀商業廣場等眾多購物場所,也有鶴山圖書館、鶴山市文化館、鶴山博物館、鶴山市體育中心、鶴山劇院等公共場所,以及中國銀行、工商銀行、交通銀行、農業銀行、珠江村鎮銀行、建設銀行等金融機構,並有以色色會所為代表的特色休閒場所。另外,知名連鎖企業麥當勞、肯德基、國美電器等也相繼進入了鶴山。
教育
鶴山高考成績穩居廣東省前列,擁有全國示範性高中1所(鶴山市第一中學)、省一級學校5所、江門市一級學校5所、鶴山市一級學校6所以及鶴山市職業技術高級中學。鶴山著名的中國小和幼稚園有:鶴山一中、鶴華中學、紀元中學、鶴山二中、沙坪中學、鶴山三中等,沙坪鎮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國小,碧桂園中國小,向陽花幼稚園、財貿幼稚園、新星幼稚園、沙坪鎮幼稚園等。
方言俚語
鶴山話源於古代漢語而又接受了南方少數民族及外來語言影響,形成的一種地方方言。境內屬廣府話流行區,居民日常交際、學校、會議、廣播、電視等均使用廣州話,但是語音語調上有差異。因地緣及人口源流影響,鶴山為方言較複雜地區之一,大體可劃分為6個方言區,有些地區存在不同方言並存,出現一地“雙語”,甚至“三語”現象。如鶴城、雲鄉、合成等客家方言區,就是既流行客家話,又通行白話(即廣州話)的“雙語區”,址山、共和、雙合等一些地方則是客家話、四邑話、白話三語並存。
沙坪話(又稱上坊話)
沙坪自民國2年(1913)起就是鶴山縣治所在,為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全縣對外交通主要孔道。故沙坪話是全縣使用最廣的語言,主要流行於縣城、沙坪、龍口、桃源及古勞區部分地方,約15萬人,占全縣人口47%。沙坪話屬廣府語系,與廣州話基本相同,如有y、oe -類韻,端組保留塞音t、t‘和9個聲調等,但語音、語調有差異,如沙坪話,語末常帶“磨”、“Ⅱ羅磨”的尾音,構成沙坪話的特色,這在廣州話是沒有的。
客家話
鶴山客家先民原為漢中一帶漢人,後迫於戰亂,自東晉起陸續南遷,先至長江流域,後入粵。在遷徙過程中,原先的母語受沿途方言影響,進入鶴山後,又接受了當地方言因素,經過漫長的歷史逐漸形成了今天的鶴山客家話。鶴山客家方言主要分布於鶴城、雲鄉、合成、宅梧的白水帶、龍口的四堡及共和、址山區部分地方,約有7萬人,占全縣人口22%。其語言特點是:一、語音,聲母s、sh不分,絲、詩同音;沒有撮口呼(y)、(∈)為主要之元音的韻母;聲音保留了古漢語韻尾-b[-p]、-d[ -t]、-g[-k];一般只有6個聲調,平人分陰陽,上去聲不分。二、辭彙,較多地保留古詞語,與國語有差異,如噍(咀嚼)、叫(哭)、禾(稻)等。三、語法上有特殊的名詞、量詞配搭關係,如“一隻人”;其次,通過變調錶示遠指和近指,如‘kee(這裡)ke'e(那裡)。鶴山客家話與台山赤溪客家方言基本相同。
雅瑤話(又稱下坊話)
以昆東話為代表,屬粵方言四邑語系。主要流行於雅瑤區及與之相接的沙坪區部分鄉村,約3萬餘人,占全縣人口10%。其語音特色:語音有19個聲母,55個韻母、8個準韻母和9個聲調,與四邑話基本相同。如大多有邊擦音d母;古精組與知、照組不混;古端組失落t、t‘聲母變為零聲母和h;元音a不分長短。但雅瑤話有撮口 y-及oe -類韻;沒有雙唇塞音p、p‘,這點異於四邑話。有相當多的名詞、代詞、量詞讀為21低調,如歌、街、圩、桑、褲、蚊等;人稱代詞,通過變調錶示單複數,三個人稱代詞單數都讀中平33、複數降為21,如我no(單)、no(復),你nai(單)、nai(復),他們kui(單)、kui(復)。
古勞話
屬廣州方言區,分布於古勞水區,約1萬人,占全縣人口的3%。古勞與南海九江、西樵相鄰,語言與九江、西樵話相似。
址山話
屬四邑方言區。主要流行於址山、共和兩區和雙合部分地方,約3萬人。占全縣人口9%。址山與開平的水口、新會的司前相接,共和與新會的杜阮、大澤相鄰,址山話均受兩地方言影響,境內流行四邑話。
宅梧話
屬四邑方言區。主要流行於宅梧、雙合兩區及合成部分地方,人口約2.5萬人,占全縣人口8%。宅梧話與開平水井、蒼城話相近,流行四邑話。
風景名勝
鶴山擁有北湖賓館、疊翠山莊、華安閣酒店及福林酒店等星級酒店,並開發了大雁山風景區、馬山、仙鶴湖、古勞水鄉等旅遊景點和東坡亭、鐵夫畫閣等旅遊度假勝地和人文景觀。
蟹眼泉位於江肇公路雅瑤鎮的陳山與石湖路段之間。因兩泉眼狀蟹眼而得名。一泉眼噴水量約為399公斤/小時,水溫保持在20℃至25℃之間。此泉古已有之,1933年在其旁立一石碑,正面陰刻其名,背側雕有花瓶圖案及竹節紋飾。鶴山市政府斥資18萬元,予以修擴,以泉為軸,闢地800平方米,外架石橋,建仿古牌坊,三面壘砌石牆,內砌假山、石階,再加綠化美化,而內右方有熱心人士捐資8萬元,建六角石亭一座。
鶴頂亭
鶴頂亭為鶴邑名勝,位於舊縣城內鶴山之巔,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由知縣劉繼倡導所建,現亭是1998年重建。劉繼撰《鶴頂亭記》敘其建亭宗旨,意謂鶴為仙禽,外形俊美,品性高潔,願後世登亭者顧名思義,以鶴自勉,懋著循跡,勿作貪官污吏,其立意至佳。
大凹關帝廟
鶴山境內曾有20餘座關帝廟,保存尚好的只有共和大凹村的一座。它是清光緒丙申年(公元1896年)由當地紳民集資在舊廟基礎上重建,並在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修葺過的。廟宇包括主座、左右青雲巷及左右廂房,面積357平方米。其營造法式與佛山祖廟相仿,體現清代後期嶺南廟宇的建築特點。這座小小的關帝廟匯集著建築、雕塑、書法、楹聯、圖書等藝術,成為傳統文化的一個載體。1994年,市人民政府把它定為文物保護單位。
畫閣留芳
鐵夫畫閣位於鶴山市雅瑤鎮陳山村,它是為紀念著名愛國畫家李鐵夫先生而於1983年興建的。李鐵夫先生是一位富於正義感而有節操骨氣的愛國者,早年投身革命,曾先後加入興中會和同盟會,並親自擔任同盟會紐約分會書記達六年之久。孫中山先生曾撰文稱他為"東南亞巨擎",他為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共和國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特產
鶴山市不僅有南洞雞、址山生炒魚片、鶴城坑螺、長連氹桂花魚、雙合沙姜雞、上南燒肉、昇平竹升面等特色美食,也有鳳凰酒店、文華會酒店、銀業雁山酒店、江夏酒店、文華酒樓、河珍漁港、北湖海鮮城、小欖公菜館等知名餐飲名店,以及以鶴城祥興農莊為代表的“多位一體”式的田園型餐飲企業,更有阿鳳梨、軒轅等西餐廳。
茶山水浸雞
“茶山水浸雞”一鍋清湯放上幾塊樹根(當地人叫“樹仔頭”),熟透的雞肉香氣撲鼻。雞肉在湯里燒來燒去還是那樣鮮嫩,一點也不老火,雞肉燒不老的秘方在湯水中的“樹仔頭”,這是茶山特有的藥材“五爪金龍”,在湯水中加進這些藥材,不僅風味獨特,而且雞肉也燒不老。雞肉好吃,除了會選擇雞種,關鍵的還是烹飪技術,而“五爪金龍”藥材是他們的“鎮山”之寶。
鶴山茶葉
鶴山著名土特產。鶴山人種茶始於宋代。到清道光初年,種茶麵積達5333.3公頃,年產毛茶8.5萬擔。年出口茶葉6萬擔,遠銷歐美、南洋、大洋洲等地。鶴山茶以其條索緊細,成色油潤,湯色鮮亮,清香味濃,滋味甘滑,清熱消熱消滯而著稱。其中以古勞茶山、宅梧白水帶、鶴城馬耳山三個產地的最佳。“古勞銀針”為古勞茶的雅稱,其形似壽眉,狀若銀針,葉背顯毫如銀,葉色清翠,湯色清澈而略帶淺綠,回甘力醇和。生長在石岩頭(地名)的茶,其味芳香濃烈。乾隆年間《鶴山縣誌》云:“古勞茶味還武夷而帶芳,邑中物產唯此可以甲諸郡”。原古勞、鶴城、白水帶三地茶農以茶為活,鶴城的主街被命名為“茶行街”。20世紀30年代後期,由於戰亂,茶葉生產衰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積極恢復茶葉生產。70~80年代在合成農場建立大型的茶葉生產基地和在桃源馬山成立茶葉科學研究所。1998年,全市茶葉收穫面積153.9公頃。
古勞銀針
鶴山名優特產。產於古勞鎮麗水石岩頭,故又曰岩頭茶。該茶條索緊結,挺直似針,色呈銀灰;泡後色澤碧綠明亮,葉底幼嫩,味道醇和清香;淺飲即舌滑喉涼,極感舒適;多飲止渴生津,全身爽快。一向譽為茶中妙品,早已蜚聲遐邇,馳名中外。晚清時期已極受推崇,成為中國名茶品牌之一。
馬耳山茶
鶴山名特產。品牌以其產地冠名。馬耳山位於鶴城西北部約6千米,高聳挺拔,雄偉壯觀。山上茁壯翠綠的一片片,便是馳名遐邇的茶園。馬耳山麓為丘陵山坡,壤鬆土軟,泥骨色黃,向陽背風,宜種青茶。種後冬蓋山草,春暖滋潤,生勢壯旺。200多年前,惠州姓楊者遷居於此,6戶20人,沿坡開墾茶地。後練常精、練常振兄弟兩戶遷此,開墾茶地4公頃。鼎盛時期,茶農達20戶,200多人。茶青按季而采,春茶於清明,秋茶於白露。製作向用傳統工藝。清末民初,鶴城街內建有美珍、樹芳、恆興隆、裕生、新廣興、聯昌盛等大茶莊,皆為當地商人合資開設。該街今仍以“茶行街”名之。
茶山素馨花
鶴山特產。主產地為古勞茶山。種植歷史近50年,引進人叫球長伯,後遍及各家各戶。現種植面積約1.5公頃,年產量7.5噸。素馨,草本植物,春季種植,花開於夏,雪白芬芳。採摘卻於花蕾未綻之時。人工擷取,常人日采4至5斤。摘後經過蒸曬或烘乾程式;日曬者,色澤金黃,成針狀,稱素馨針。據醫書記載,素馨針有疏肺解郁,清熱去毒功效。故一般用於製藥。
鶴山紅煙
鶴山土產。紅煙原產於南美洲,明代由菲律賓輸入閩粵兩省。清乾隆十九年(1754)至嘉慶年間,鶴山已大面積種植,產量居全省之冠。雅瑤、桃源、龍口一帶逐步成為紅煙主產地,年產量高達5000噸。《廣東通志稿》有“鶴山縣以產煙馳名,每年出口在百萬金(白銀)外”記載。到20世紀30年代,為鶴山紅煙產銷鼎盛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紅煙生產又有新發展。1986年鶴山縣成為全國31個菸葉出口生產基地之一。鶴山縣紅煙有上南、下南、上西、下西(指地域)之分。其中以上南煙最佳,而上南煙又以芸蓼煙著稱。芸蓼煙乃指今雅瑤芸蓼村黃坑豬公袍(土名)所種植的紅煙。鶴山紅煙素以葉色紅亮,味道濃烈,香醇馥郁,油分多,彈力強,揉搓不碎,久貯不變而馳名中外,外銷至澳門及印度、埃及、俄國、德國、美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1951年,司徒美堂先生至鶴山縣視察。鶴山農民精選出芸蓼煙,敬請司徒美堂先生轉贈毛澤東主席,受到毛主席稱讚。
上南紅煙
鶴山名優特產。也叫芸蓼煙。始種於清朝中葉,約有200多年歷史,是鶴山紅煙的著名產品。以煙質黃淨,肉厚、煙味香醇而馳名中外,遠銷至南洋群島等地。著名品牌有“黃坑煙”,“雲蓼煙王”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上南村民每年種紅煙173.3公頃,是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1951年,著名民主人士司徒美堂先生視察上南“李義蘭煙廠”時,村民托他將數扎頂級黃坑煙送給毛主席品嘗,毛主席收到後曾來信表示感謝,此事在當地成為美談。由於種植紅煙效益較低,多數村民已改種其它經濟作物,只有少數菸農種植少量用於自吸。
古蠶老古煙
鶴山名優特產。以雅瑤鎮古蠶村生產而出名。該村處丘陵地區,耕地對紅煙生長特別適宜。古蠶先輩在明末清初開始試種紅煙,並逐漸學會施用有機肥料,如花生麩等。收煙期為芒種至夏至,此期間陽光充足,對煙青露曬有利,露曬約幾十分鐘收起焗至黃蠟色,再進行暴曬7天左右,此時菸葉油份適中,存放多年也不變質。早在清朝中期,古蠶紅煙開始出口到南洋一帶,製成的呂宋菸氣味香醇,因而馳名海內外,並帶動起古蠶紅煙逐漸進入發展盛期。冬種時,七成耕地面積種上了紅煙。隨著經濟發展,種紅煙經濟效益逐漸減少,村民開始改種其它作物,村內仍保持有幾十畝紅煙地,普遍用於自給。
東園香荔
鶴山名優水果。珍稀荔種。植於雙合鎮雙橋東園村,故名。距今400年前,村民李卓化由新興市國恩寺六祖手植之千年香荔引種歸來。現其母株高4丈,樹身粗壯,枝繁葉茂;其旁一荔,樹齡過2百年,體亦偉碩,人稱“母子樹”。兩樹枝葉交錯,蔭覆過半畝,蔚為奇觀。此兩株古荔,雖歷遭劫難,仍頑強茁壯,年年掛果,豐年產量達1噸。
雙合黑葉荔枝
鶴山名優水果。產於雙合鎮。該荔枝品種葉尤深綠,果實呈蠟白色,肉厚清甜,可食部分占全果75%。以泗合坑尾塘所產的最負盛名,核小、清香蜜味,汁多而不滯,風味別具一格,肉脫殼後用煙紙包亦不沾濕。據史料記載:清代,附近縣官,每年荔熟時,必騎馬前來品嘗,亦成為鶴山海外聯誼會所組織的“啖荔團”的青睞果品。雙合種植荔枝,歷史已超350年。1989年鎮成立荔枝協會,加強了科研與指導,更顯規模。今全鎮植荔746公頃,品種有黑葉、妃子笑、桂味、糯米糍、槐枝、白臘、白糖罌等。
名人
•易宏:古勞坡山人。生活於清康熙年間約一,清代詩人。
•鄧長夫:址山鎮龍灣管理區西迎村人。一生愛好美術創作,以國畫擅長花鳥山水為主。
•宋軍:雅瑤平岡村人。著名作曲家。發表了《乘著長風前進》、《勝利唱奏曲》等抗戰歌曲。
•梁培友:古勞維墩頭度橋村人。早年加入天地會,為肇慶天地會首領。
•麥廷章:雙合泅合鄉人。乾隆丁末武科進士,曾任中軍參將,兼理海壇左營游擊在福建鎮守海疆。
•呂翰:沙坪鎮樓沖大興村人。“ 盛遠”號大副將。
•葉蘭泉:古勞羅江村人。清朝孝廉葉亦賓的第九子。鶴山商會主席。任該職達年,救災恤災。
•馮祝萬:古勞鎮維墩鄉人。1948年與李濟深等在香港發起成立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梁贊:詠春拳師祖
•王澤邦:王老吉涼茶創始人
•李漢華:奧殘、亞殘游泳冠軍
•李鐵夫:中國油畫藝術家,民主革命家,孫中山摯友
•蘇凌峰:多元文化電視台OMNI.2主播,高級編輯和公共事務科主任,原香港無線電視新聞主播
•麥松威:結構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陸運濤:新加坡和香港電影製片人
•黃百鳴:香港電影製作發行協會主席、東方娛樂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胡蝶:民國時期電影女明星,《歌女紅牡丹》女主角。
•陸佑家族
•易建聯:CBA、NBA籃球運動員
•陳小敏:奧運舉重冠軍
•李佩材(即李石朋,和發成有限公司創辦人;香港李氏世家始祖)
•李福善(前香港區域法院法官、香港高等法院原訟法庭法官及抗訴法庭副庭長)
•李福兆(前香港聯合交易所主席)
•李國麟(大律師,現任新灃集團主席)
•李國寶(東亞銀行主席,香港立法會議員)
•李國章(醫學家,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前教育統籌局局長)
•李國能(香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
•李志喜(資深大律師,香港大律師公會前主席,前45條關注組創始人)
•李慧嫻(香港藝術家、雕塑家)
•李志恆(律師,香港區議員)
•宋熙年:2007年國際中華小姐冠軍
•李美珊:1986年香港小姐冠軍
•宋韶光:著名歷史學家、堪輿學家